2023年 第05周 行業簡訊

——

打印本文             

網傳比亞迪將收一汽豐田天津泰達二工廠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一汽豐田天津泰達二工廠將停產轉賣給比亞迪,并表示這是繼雙方在2020年成立合資公司后的又一次重要合作。

(來源:汽車之家)

 

總投資130億元,比亞迪西安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二期項目開工

1月28日,西安省2023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主會場活動在西安高新區舉行,西安高新區涵蓋新能源汽車、5G、智能制造等產業及商務配套等領域的10個重磅項目同步開建。

其中,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二期項目總投資130億元,通過購置設備和優化工藝,對汽車電子零部件生產線進行技改、擴產,建成后將新增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能40萬套/年;

國家級新能源汽車檢測中心及車規級半導體器件、系統研發產業基地項目旨在為國產自主半導體提供測試和驗證的機會,助推國產半導體產業化驗證和規模商用,建成后預計畝均產值達3125萬元。

(來源:汽車測試網)

 

比亞迪22年營收突破4200億

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1月30日晚間發布年度業績預告,2022年營收突破4200億元,凈利潤160-170億元,同比暴增超4倍。停售燃油車后,比亞迪交出了上市12年以來的最佳成績單:單年度凈利潤規模首次突破100億元、單季度凈利潤創歷史之最。這也使比亞迪跳出了“高營收低利潤”魔咒。業績預告顯示,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0億元-170億元,同比增長425.42%-458.26%;扣非凈利潤151億元-163億元,同比增長1103.55%-1199.20%;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幣5.5元至5.84元,去年同期為每股1.06元。比亞迪表示,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爆發式增長。

(來源:電動知家)

 

比亞迪在全球舞臺上的品牌價值,持續飆升

日前,全球品牌估值及咨詢公司Brand Finance發布了2023年度全球品牌價值500強榜單,共有27個汽車品牌上榜,僅有10個品牌實現了排名上漲,比亞迪是其中的佼佼者,品牌價值排名提升了147名。目前,比亞迪的品牌價值為101億美元,同比飆升57%,是整個榜單上增幅最大的品牌。

全年186.9萬輛的累計銷量,讓比亞迪在2022年成功摘下了全球新能源車銷冠,按照當前的市場態勢,在2023年蟬聯冠軍,肯定是比亞迪新一年的保底目標。蓋世汽車研究院認為,如無特殊原因,比亞迪在2023年應該能收獲300萬輛左右的年銷量。

(來源:蓋世汽車)

 

阿維塔計劃今年發布第二款產品,沖擊10萬輛訂單目標

1月13日,阿維塔科技宣布將在今年推出阿維塔11后驅版本,并發布第二款產品——全新中大型轎車,內部代號E12。借助這兩款產品,阿維塔計劃在2023年沖擊全年10萬輛訂單目標。2024年,阿維塔計劃進一步發布2款全新車型,以提前完成2025年“4年4車”的戰略規劃目標。

(來源:造車網)

 

王鳳英出任小鵬汽車總裁

1月30日,小鵬汽車官宣,王鳳英正式加入小鵬汽車出任總裁,自2023年1月30日起生效。加入小鵬汽車后,王鳳英將全面負責小鵬汽車的產品規劃、產品矩陣以及銷售體系,并向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匯報。

(來源:汽車行業關注)

 

快要上市了?哪吒汽車變更為股份公司

天眼查顯示,2月2日,哪吒汽車關聯公司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為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據了解,合眾汽車成立于2014年10月,由宜春盈同企業管理咨詢中心(有限合伙)、方運舟、中信證券等股東共同持股。

對于股改,哪吒汽車早已做足準備。2022年12月,為了支持哪吒汽車股份制改造等工作,360就與哪吒汽車各股東方簽署了股東協議,同意統一放棄包括贖回權、優先收購權、追加投資權、清算權等特殊權利。根據360對外投資的進展公告顯示,哪吒汽車背后的合眾汽車股改基準日為2022年10月31日,股份公司預計于2022年12月31日完成設立。關于哪吒汽車股改,業內認為可能是在為IPO做鋪墊。

如今,哪吒汽車似乎有了更大的底氣。在2022年,哪吒汽車拿出了成立以來的最好成績。根據哪吒汽車公布的交付數據,2022年全年,哪吒汽車累計銷量為15.21萬輛,同比增長118%,實現連續29個月同比增長,比年初所定15萬輛的年銷目標多出兩千輛。

(來源:蓋世汽車)

 

理想汽車年產10萬智能工廠復工,年底全面投產 首款車型或為W01

日前,理想汽車新建年產10萬臺純電動乘用車工廠項目全面復工,預計4月完成工廠生產資質準入,年底全面投產,首款車型或為W01。

(來源:第一電動網)

 

2022 年底突然宣告造車項目暫停的牛創,有了新轉機?

李一男繼小牛電動車之后再次創業的新造車項目牛創新能源(已更名為 " 火星石科技 "),去年 10 月新車上市后,12 月 7 日突然宣布退訂,造車項目陷入停滯。不過,當時已有內部人士透露,牛創并沒有徹底停擺,團隊精簡后仍在爭取 2023 年啟動量產交付。從場地平整面積來看,25萬平方米,參照理想常州工廠的標準大概年產能是10萬臺,恰好符合一個整車生產基地的標準。結合地理位置來看,該生產基地位于安徽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這里距離奇瑞商用車公司有15公里的車程,距離奇瑞新能源公司有著17公里的車程,非常近。所以蕪湖這個“李氏新能源汽車基地”,很有可能就是為李一男的自游家準備的。而就在招標信息發布之后沒多久,一臺自游家實車現身奇瑞商用車公司,雖說是沒有任何偽裝,但是NIUTRON的字母清晰可見,一眼就能識別車型。自游家似乎從大乘的陰影后走出,重獲一線生機,而且很有可能,李一男的新晉救兵,正是奇瑞。

(來源:智能車參考)

 

大降價后訂單翻倍,特斯拉上海工廠產量將提至每周2萬輛

2月1日晚間消息,特斯拉計劃在未來兩個月提高上海工廠的產量,以滿足在1月份大幅降價后囤積的大量訂單。消息稱,至少在2023年2月和3月,特斯拉上海工廠計劃每周平均生產近2萬輛汽車,這已接近去年9月份的峰值水平。去年9月,上海工廠共生產了82088輛Model 3和Model Y。

(來源:蓋世汽車)

 

創維汽車1月共交付1188臺,海外出口668臺

2月1日,創維汽車公布最新交付數據顯示,2023年1月共交付1188臺,海外出口668臺。創維汽車指出,2023年新能源汽車賽道挑戰更加艱巨,公司將根據2023年經濟效益調整國內外產品結構,國內主銷混動車型、海外發力純電車型,必保全年銷售目標40000臺。其中,國內32000臺,海外8000臺。

(來源:蓋世汽車)

 

大眾汽車CFO:期望2026年從電動交通中獲得豐厚回報

1月30日消息,大眾汽車公司預計,在新軟件和電動汽車技術方面的投資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頂峰。大眾首席財務官阿諾?安特利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到2026年,大眾汽車將“幾乎不會”在傳統內燃機技術上進行任何投資,而該公司的目標是從那時起在電動交通領域中獲得豐厚回報。

(來源:路透社)

 

吉利品牌將于2月23日發布新能源戰略

2023年2月4日,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在內部年度經營工作大會上宣布,吉利品牌將于2月23日在杭州亞運會主場館正式發布“吉利品牌新能源戰略”,并推出吉利品牌中高端新能源系列,該系列首款智能電動產品屆時也將迎來全球首秀。

(來源:汽車之家)

 

觀致被強制執行2.5億?

近日,天眼查信息顯示,觀致汽車有限公司新增多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法院包括咸陽市渭城區人民法院、新昌縣人民法院、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執行標的合計2.5億余元。

(來源:汽車行業關注)

 

江淮汽車:預計2022年凈虧損14.37億元

江淮汽車昨日發布 2022 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稱,預計 2022 年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虧損 14.37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上年同期凈利潤約 2 億元。

談及本期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時,江淮汽車稱受疫情和芯片短缺影響,公司 2022 年年度銷售各類汽車及底盤 50.04 萬輛,同比下降 4.54%,主營業務毛利較上年同期減少約 2.95 億元。

(來源:IT之家)

 

曾經巨頭,北汽藍谷巨虧近200億

北汽藍谷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 2022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52億元到58億元;預計 2022 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虧損為62億元到56億元。

2021虧55.4億元,2020年虧64.82億元,北汽藍谷三年間巨虧獎金200億元。

(來源:電動知家)

 

總投資106.7億元 襄陽首個新能源乘用車整車項目開工

1月31日上午,襄陽市107個億元以上先進制造業項目集中開工,其中,總投資106.7億元的東風新能源乘用車整車及零部件配套項目,將實現襄陽新能源乘用車“零”的突破。值得注意的是,襄陽高新區本次參加集中開工的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13個,總投資149.9億元,涵蓋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多個領域。

(來源:襄陽高新頻)

 

導入新能源車生產 東風與襄陽簽署協議

2月2日下午,東風汽車集團與襄陽市簽署東風新能源乘用車項目框架協議和進區協議,總投資 53.1億元,推動新能源乘用車導入襄陽生產。

根據協議,東風汽車將在襄陽投資建設新能源乘用車項目,壯大東風襄陽基地新能源汽車規模,后續將導入東風自主研發S31全生命周期車型(年型車、改款車)。

雙方將圍繞該項目建設新能源乘用車配套產業園,推動配套企業集聚襄陽,助力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加快襄陽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據悉,該項目首款導入自主研發S31平臺車型,將在2023年11月底完成試產,12月實現量產。

預計到2028年底,項目累計實現整車銷售額450億元,累計帶動零部件實現銷售額285.23 億元,整車和零部件創造就業崗位1.05萬個。

東風汽車數據顯示,2022年,東風自主乘用車銷售68.5萬輛,同比增長32%。新能源汽車方面,2022年,東風新能源汽車銷售47.1萬輛,同比增長156.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售42.4萬輛,同比增長157.2%;新能源商用車銷售4.7萬輛,同比增長153.4%。

(來源:蓋世汽車)

 

2023廣汽集團在建項目年度計劃投資207.8億元

1月28日,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興亞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分會場表示,廣汽集團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快推動轉型升級,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廣汽高質量發展。2023年,廣汽集團在建項目年度計劃投資207.8億元,同比增長6%。重點推進廣汽埃安產能擴充、南方試驗場、廣汽本田新能源12萬輛/年能擴等項目。

(來源:羊城晚報)

 

奇瑞為出口親自“造船

繼比亞迪之后,奇瑞集團也將組建自有船隊造船“出?!?,而和其他傳統車企需要尋找船廠訂造新船不同,奇瑞集團決定聯合旗下蕪湖造船廠在威海打造汽車運輸船建造基地。

(來源:蓋世汽車)

 

凱翼汽車在東歐實現量產

新年伊始,凱翼汽車迎來開門紅。凱翼E5下線儀式在AVTOTOR俄羅斯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的工廠成功舉行。當地政府官員,AVTOTOR集團董事長Valery Gorbunov,副總裁Petukhov Evgeni;凱翼汽車國際售后服務總監、東歐大區負責人姚琢鈺,以及東歐國家電視媒體等各界人士出席。這是凱翼汽車進軍東歐市場的重要一步,也是凱翼國際化戰略的一塊新的里程碑。

俄羅斯汽車制造商Avtoto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準備在今年年初開始銷售凱翼E5車型,并在年底前投產該品牌的另外三款車型。

Avtotor此前為德國寶馬、韓國現代和起亞品牌組裝汽車,該公司目前還與另外兩家中國汽車制造商簽訂了協議。加里寧格勒州州長Anton Alikhanov在去年12月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23年生產約5萬輛汽車。

(來源:凱翼汽車官微)

 

上汽集團、上汽通用五菱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柳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簽署“一二五”工程框架協議

2月3日,上汽集團、上汽通用五菱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柳州市人民政府,在南寧共同簽約“一二五”工程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多方將成立聯合專項工作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資源投入,共同支持上汽通用五菱實施“一二五”工程,即建設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打造純電、混動兩個百萬級產品群,打造能源系統、電子電控、智慧電驅、智能移動機器人、商業創新五個百億自主產業集群,發展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標準引領者,實現由汽車制造商向出行綜合服務提供商轉型。同時,加快帶動廣西形成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生態布局,助力廣西構建形成汽車產業發展新格局。

(來源:上汽集團官微)

 

譚旭光主持召開集團數字化轉型專題推進會

2月5日上午,譚旭光主持召開集團數字化轉型專題推進會,聚焦難點、痛點、亂點,系統部署工作。

(來源:中國重汽官微)

 

商務部:將繼續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負責人徐興鋒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會同相關部門,多措并舉,著眼全產業鏈,突出關鍵點,繼續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穩定新車消費。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三是繼續擴大二手車流通。四是暢通汽車報廢更新。

(來源:網易)

 

中汽協:2022年汽車制造業利潤5319.6億.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汽車制造業利潤5319.6億元,同比增加0.6%,汽車制造業利潤率5.7%,較2021年下降0.4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為6.3%。

(來源:汽車之家)

 

1月新能源車企銷量:特斯拉超6.6萬輛 逆勢大漲18%

2月3日,乘聯會發布1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預判。1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41萬輛,環比12月約下降45%,同比去年1月基本持平。

車企方面,比亞迪批發銷量150,164輛,環比下降36%,位居第一,特斯拉中國批發銷量66,051輛,環比上漲18%,位居第二,長安汽車批發銷量26,600輛,環比下降32%,位居第三。

(來源:第一電動)

 

統計局:2022年汽車制造業利潤總額逆勢增長0.6%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038.5億元,比上年下降4.0%,其中,汽車制造業實現逆勢增長0.6%。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總體看,盡管2022年工業企業利潤有所下降,但工業企業利潤上下游結構持續改善,也要看到,國內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企業經營壓力仍然較大,工業企業效益恢復仍面臨諸多挑戰。

聚焦汽車制造業,2022年,汽車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92899.9萬元,同比增長6.8%,超過41個工業大類行業整體增速0.9個百分點;營業成本達79833.4萬元,同比增長7.4%,較整體高0.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為5319.6萬元,同比增長0.6%,較整體高4.6個百分點。

(來源:中國經濟網)

 

免責聲明:所有資訊均為每周網絡精心篩選收集而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告知以便及時處理。


上一篇2023年 第04周 行業簡訊
下一篇2023年 第06周 行業簡訊

評論COMMENT

——

用戶名 Name
評論 Comment

產品中心

實耐固公司的產品線不但涵蓋各類自動焊鉗、手動焊鉗、焊接控制柜、電極帽修理器及機器人管線包系統等自動化產品,還包括具有智能制造特性的信息化智能電阻焊系統及工裝監控數字化方案設計及系統集成實施等。


自適應懸浮焊鉗

自適應懸浮焊鉗

SNG SCADA 軟件

SNG SCADA 軟件

DiGi-gun 數字焊鉗

DiGi-gun 數字焊鉗

Compact line 緊湊型自動焊鉗

Compact line 緊湊型自動焊鉗

最新款精品免费无码视频